沉浸式艺术展,为什么成了社交圈的潮流?
第2093期文化产业评论
传统的艺术展览主要以公开陈列艺术作品供参观者欣赏为形式,给予参观者直观的美感。但这种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在于参观者欣赏到的大多是呆板的、无生命的艺术实物,少了融入艺术作品本身的体验感与参与度。由此,沉浸式艺术展应运而生。运用众多特效,将艺术作品和参观者深度融合,充分调动参观者的五官,将静态的艺术展变得灵动。
作者 | 海萍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 | 邱继贤
正文共3665字 |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绚丽多彩的灯光特效,趣味十足的互动体验,让人如同置身于魔幻世界;参观者亲手设计的房子,经过扫描成为了展览的一部分,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LED屏上;还有灵动的花朵图案,人们触及之处,便能繁花盛开……
今年夏天,来自日本的TeamLab未来游乐园沉浸式艺术展在北京央·美术馆开展,这是它继去年在798佩斯北京展出后,第二次来京,足以说明其受欢迎程度。
“沉浸式展览”,作为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汇,已经成为艺术展的吸睛利器。华丽的展示效果,加上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成功圈粉了一大批年轻受众,也在社交网络上掀起一股看展风潮。
让人不禁感慨,如今的艺术展览是否已进入“沉浸式时代”?
火遍全球的沉浸式展览
说起来,“沉浸式”这个术语并非一个新概念。早在上世纪初,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尝试制造沉浸式的直观体验。2016年10月,美国惠特尼美术馆举办的“梦境:沉浸式电影和艺术”专题展上,完整呈现了沉浸式展览这一形式的历史发展轨迹。
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沉浸式体验在各领域都有所运用。展览馆更是打造出了将声、光、电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沉浸式展厅,让观众对作品有更直接、丰富的体验。
2010年4月,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和中国新锐建筑师马岩松合作的沉浸式展览《感觉即真实》 ,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拉开帷幕。
在长近60 米的蜿蜒的空间,奥拉维尔· 埃利亚松用红、绿、蓝三基色组成荧光灯阵,再把整个空间用雾充满,制造出一个人工的光谱空间,观众在其中穿行,感觉真实又虚幻。
如果说这场展览还较为小众化,那么在2013年,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我有一个梦》亚洲巡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开启,便是将沉浸式艺术展览推向普罗大众,引起展览界的较为代表性的作品。
在一间面积约25平方米、墙壁高度仅8英尺的封闭房屋内,镜子无限反射的红白波点,形成了一个让人置身其中几乎迷失方向的空间。
随后,沉浸式展览在国内遍地生花,将观众带入到新奇的场景中,切身感受作品传达的思想。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2015年的《雨屋》,这件由英国艺术团体兰登国际(RandomInternational)创作的作品,继伦敦、纽约展出成功后,又在上海引起轰动。
简单来说,这场展览就是让观众“淋雨”。设计者在150平方米的场地里,在天花板上安装了一套传感器阵列,能让观众所到之处,大雨戛然而止。
设计者旨在通过这种互动引发观众的思考,去探讨人与技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2015年9月到12月,《雨屋》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的这段时间,足足吸引了20多万人前去参观。看上去,150元的票价和10分钟的体验似乎不成正比,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甘愿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也要体验一把在雨中随意走动的乐趣。
去年4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的“身体·媒体II”展览中,科特·亨茨齐拉格的《ZEE》邀请观众走入作品,亲身参与,并随动态作品一起完成最终效果的呈现。当人们置身于一座充满雾气的迷宫时,周围仿佛没有了边界,只剩下频闪的光线穿透重重雾气,不断变化出光影效果……
如此种种都不难发现,今天的艺术家们已经不再拘泥于过去传统的表现形式,将作品从平面拓展到了空间,将传播从单向变为了双向。
社交媒体的发展也让这些展览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从而引起热议。
沉浸式展览为什么大受欢迎?
综观这些展览,科技感、互动性、趣味性是其主要特点。
科技的发展、设备的更新让艺术作品变得更为生动。3D、VR、感应器等装备让观众可以走进作品,变成“画中人”;灯光、布景、解说、音乐,让观众能进一步体会创作者的用心,全身心地感受作品背后的含义。
这样的“体验模式”代替了以往的“观看模式”,更加注重观众在展览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加了他们和作者、作品之间的互动。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王春辰所说:“传统审美观念中,观众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静观’,存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和隔阂。但今天当代艺术更多谈到的是‘融入’,强调主体与对象相互渗透。沉浸式艺术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全方位包围、置入。”
△Light Now光影艺术展将观众置身于全方位的视听氛围中
从另一个层面讲,沉浸式展览受到欢迎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过去人们走进美术馆,是为了名家真迹、大师名作……如今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获取大量信息,甚至打开网站,就能360度观摩艺术作品,与现场观看别无二致。
这种情况下,艺术家们需要吸引眼球,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而习惯了视音频、整日与新媒体作伴的观众们也希望见识更新鲜的观展方式。
《雨屋》也好,LightNow光影艺术展也罢,欣赏艺术的过程既好玩,又充满新鲜感。它让创作者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更重要的是,观众可以进入作品的内部,并且自由选择观看和感受作品的角度、方式,最终获得了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观感体验。
所有展览都需要沉浸式体验吗?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鱼龙混杂的展览市场,沉浸式体验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当其冲的便是虚高的票价。就拿“TeamLab未来游乐园”来说,去年票价不菲(工作日80元,节假日120元)的情况下,吸引了大批观众,今年在央·美术馆的工作日票价已涨为90元;嘉德艺术中心的“寻梦海底两万里”展览,工作日票价为148元,节假日更高达168元。
然而看过展览的观众不甚满意。有观众在看了海底两万里展览,直称:“性价比太低,这么贵的票真的能几分钟看完,而且就是来自六面八方的各种投影而已啊。对于小孩子来说倒是蛮新奇,可惜声音太大,太小的孩子有可能因为场景过于黑暗而感到害怕。”
当光影效果成为宣传的噱头,沉浸式展览也就变味了。
这不禁让人想到另一个问题:今天的艺术家可以借助科技表达更多的理念,可是否所有的展览都适合走科技路线呢?
2015年4月,《不朽的梵高》在上海开展,不同于以往单纯的画展,这次展览采用了最新的SENSORY4™感映技术,将多媒体画廊与量身定制的展厅巧妙结合,让观众直面梵高作品的每个细节。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599uqxex&width=500&height=375&auto=0△《不朽的梵高》宣传片
尽管现场十分震撼,但一些观众在看完展览后,认为这样的观看免不了走马观花,欣赏画作还得考虑大屏幕的播放速度,让人不自由。还有人指出,梵高的真迹散布在世界各地美术馆,要想集齐十分困难,而采用“播放幻灯片”的方式就能堂而皇之地称之为“梵高作品展”,对于真正热爱艺术的人来说,有点失望。
沉浸式展览的出现,让人们对艺术有了更加全面的体验,许多展览馆仿佛也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可如果仅有光鲜亮丽的宣传和借势营销,虚高的票价下,是艺术沦为附属品的悲剧,那长此以往,所谓展览市场的热闹也不过是一戳就破的泡沫而已。
沉浸式展览的未来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艺术的印象总是高高在上,将其视为文人雅士的喜好。沉浸式艺术展的出现,让更多人怀着好奇之心走入其中,即使对作品的内涵不甚了解,也不妨碍去开开心心地玩一场。
于是很多人提出质疑,贴上“沉浸式”、“网红”等标签,艺术还是原来的艺术吗?
对此,部分策展人显得相对乐观。他们认为,艺术只有和公众联系起来才会有意义,不少资深的艺术家,也会尝试去做一些前卫又通俗易懂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王春辰教授也曾表示,问题不在这种艺术形式,而在于而在于创作者在作品中是否能充分实现其想法。“我们习惯于用传统的概念描述新事物,但新事物最终会形成自我的规律。”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曾说:“毕竟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不可兼得。有可能你的作品吸引眼球但缺乏深度,我会尽量保持平衡。”
从这一点来看,沉浸式展览对创作者的要求更为严格。
站在展览馆的角度,举办这类展览也不失为扩大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近年来故宫备受关注,原因之一就在于这里经常举办一些稀缺的展览。今年5月份的《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艺术展,让观众能坐上大船游汴河。但这些展览毕竟有限,其他展览馆如果有合适的资源,借助科技吸引观众,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一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657u01el0&width=500&height=375&auto=0△《清明上河图3.0》宣传片
正如王春辰教授所言,“在今天的中国,怎么去强调和推广沉浸式的艺术我想都不为过,包括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我们也希望能增加这类项目。以往美术馆中的展览,作品和观众间长久以来的距离,降低了观众主动走进美术馆的频率。像沉浸式这样新的艺术形式所带来的体验感有助于打破观众和作品的隔阂,并能让观众乐于走入美术馆。”
众多策展人也从沉浸式展览的火爆中得到了提示,他们需要不断对观众的知识变化做调研,不断去思考如何在展览中让观众获得新的东西。
结语
艺术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在不同时期都与时代特点有着密切联系。
今天,沉浸式展览大受市场欢迎,是艺术展进步的体现,但也给展览馆、创作者,以及观众带来了更多考验。未来的艺术作品必然会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呈现,但什么是关键,哪些东西值得被拿来讨论,才是人们真正应该关注的。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还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微店上单独购买笔记本